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本文内容

我眼里心中的永巨茶业

发布时间: 2023-11-18 21:09:26 来源: 责任编辑:

       今天是周六,习惯了每天都散步,所以我起得特别早,在运动之前我想喝一杯温开水,解解渴,暖暖胃……
 
       于是,我便走入厨房茶水柜,正当我拿开水瓶的那一刻,眼前的几种茶叶盒(袋)吸引了我的视线,其实像这种画面不以为奇,见多了,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想法。然而,今天的这个场面却改变了我的思维,贴有“永巨天成”标签的茶叶包装袋令我眼前一亮,心潮起伏,对“永巨”我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结。我打开“永巨茶业”包装袋捏了一指茶叶放在开水杯里,只见茶叶在热气腾腾的开水中迅速舒展开来,一片片交参却不凌乱,吐开的茶蕊,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茶杯已成绿色“大海”,我细细品尝,就如人在此刻饮茶,身却遨游在那辽阔的“海洋”,感受这绿色食品给我带来的不一样的舒畅与快感!


 
       有人会问,一杯平平常常的茶水,一种遍地都是的茶叶,“永巨”茶叶却令你如此上心,情到深处。说起“永巨”茶叶,我还真的是与它有着难以忘怀的故事……
 
       时光在追忆中一下子把我带到了三十年前,那是1990年5月,我从路南的一个山区派出所来到这个千年历史古镇派出所,对于这个古镇我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我的祖辈们都是在这里,我的爷爷和太爷爷他们就在古镇中街康家庙附近经营熟食业,只是1958年我父亲下放到另外一个公社,我们兄弟姊妹就在那里生那里长,所以只要有人问起我,你的祖籍是哪?我不加思索地回答,在聂市古镇。
 
       因为工作关系,我们与古镇的厂矿企业走得很近,既是为了保一方平安,也是密切警民联系。记得那个时候,这个千年历史古镇大大小小的镇办企业有十大几家,茶厂、鞋厂、纸厂、线厂、皮革厂、加工厂等响当当的,古镇也是一派兴旺繁荣的景象。在这些企业中,永巨茶叶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印象还是在与茶厂的接触中慢慢积累起来的,以至于到今天,对往事都还记忆犹新……
 
       初来乍到,对古镇的许许多多我还是颇为好奇,特别是一些办得火火红红的企业,我更是充满了期待,在期待中特想走近它,与它结缘,在工作中找寻到另外一番乐趣。当时的派出所不是单门独院,而是在老政府机关院内靠东边办公楼的一楼,两间房也便成了我们的办公室,一间是内勤户籍室,一间就是我们五六个人,仅有的两张桌,一条长椅,另加几把靠椅而挤在一起的办公室。上班的第一天,我就被所领导安排在了集镇管区(辖区共分河东、河西和集镇三个管区),集镇管辖范围包括菜业村、沿河居委会和镇上大小单位二十多家,人口约三千多,最江公路穿街而过,老街建筑物青砖黑瓦,房屋古香古色;新街建筑物瓷砖红瓦,房屋时髦新颖;古老的小镇焕发出追赶潮流的青春活力。
 
       我们是既分工又合作,平时各自以管辖区的工作为主,遇特殊事时,大家齐聚一起,共商保古镇促平安,警民共建谋发展。一天,我随所里同事来到进古镇街口处的“聂市永巨茶厂”,醒目的厂牌,干净整洁的门卫室,热情似火的厂里人,给了我这个头次跨入厂门人莫大的惊喜。来的时候,所里同事跟我说,你刚来聂市,对古镇的厂矿企业情况不了解,为加深印象,熟悉环境,一起去“聂市永巨茶厂”走走看看,也好为以后的工作开展带来方便。
 
       记得当时接待我们是谢厂长和卢副厂长,一位是四十挂零,一位是三十不到,且年富力强,干劲十足,这是他俩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所同事跟两位厂长简单将我介绍后,他们领着我们在厂内边走边聊,话题中既有我们关注他们厂里茶叶生产及销售,也有相互间就如何加强联系,厂里如何抓好安全保卫等,在无拘无束的交谈中,我也放开了心情,不时用眼光去观望厂里的一切。
 
       当时的厂子除了一栋两层的红砖红瓦办公楼,其它的几栋建筑物都是平房,在一个镇上有这些建筑物连在一起,还是比较抢眼的,毕竟它是生产茶叶的厂子,古镇老百姓种的茶叶有销路,有加工制作后远销到各地,令人羡慕!厂房虽然简陋,设备也落后,但厂里上班的工人却意气风发,满脸的笑容给人一种亲切感。
 
       我被一个生产车间繁忙的场景所吸引,于是我到车间门口,只见里面的工人或蹬选茶、或弯翻茶、或站掀茶、或坐堆茶,工序流程一环扣一环,有条不紊,工人忙前忙后,不乱手脚。没有走进这生产车间,我还真不知这茶叶是如何制作而成,以前喝过不少绿茶,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喝茶的过程简单明了,没有思考过茶叶上市后,厂家的精打细制,巧妙搭配,通过多个环节,最后打造出醇香可口的绿茶、茯砖茶、青砖茶来,这看似平淡,实为不易啊!
 
       后来我与永巨茶厂的人都熟识了,于是就隔三差五地去厂里,了解一下情况,听听职工对社会治安状况的评议,但每次去厂里,给人的感觉是新鲜的,有如“人间烟火”之味。生产区机器轰隆,收茶区人声鼎沸,仓库房进出顺畅,办公楼宾朋满座,洽谈业务,饮茶品味。在这里,看到的是一个个忙忙碌碌的身影,一张张和蔼可亲的笑脸,一队队送茶来卖的乡亲,一排排运茶销售的车辆,场面如此壮观,并不是电影中的表演,而是当时实实在在的情景。
 
       我老家属于湖区,不适宜茶类种植,很少见到茶叶,那要想喝到爽口的绿茶几乎是一种奢望。来到古镇后,从与“永巨人”的交往接触中,我真正认识了茶,熟悉了茶,品尝了茶。每次去永巨茶厂,总少不了一杯厂里生产的茶水,茶质很好,没有丁点杂物,味道不错,总是让我用舌头舔着茶叶,在口里转来转去,醇香的茶叶随之滚入喉咙,通过食道,汇入胃部那个聚宝盆,让我在心花怒放中,痛痛快快地感受到“永巨茶叶”的润喉养生,能有这般效果,真的是快哉,乐哉,爽哉乎!
 
       后来,我住在了这个古镇上,因为人情世故的原因,我与大都数“永巨人”结下了不懈之缘,无论是历届厂里(公司)班子成员、中层骨干,还是普通员工,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感受最深的还是“永巨人”那如绿茶一样的纯净、那如茯砖茶一样透彻、那如青砖茶一样夯实,茶里水里,点点滴滴,让人如沐春风夏雨,倍感秋爽冬暖,人生之路有与茶相关的人和物一起走,那确实是一件快事!
 
       古镇新街有家“迎宾餐馆”,老板姓黎,也是“永巨人”,他平日在厂里上班,工作之余就回店帮妻子打下手,妇唱夫随,餐馆这些年也开得红红火火,客源不断。我有时也在他馆里就餐,有时也是经过顺便进去坐一会,给我的印象就是进店后,那一大壶“永巨青砖茶”是格外特别的,茶里红色喧染,手捧茶杯,热气触心,茶到口里回味无穷。黎老板夫妇遇进店人就说,先喝一杯茶,我们永巨茶。短短十个字的话语,却给人一种亲切与温馨,在热情接待客人的同时,又向人们推介了厂里(公司)的产品,不愧为是,笑迎宾客,经营有方,生财有道的生意人!
 
       三十年弹指一挥,时光匆匆,但赶潮的车轮从未停歇,这么多年来,聂市永巨厂通过不断的努力,从当初的小企业,小车间,发展到今天规模的日趋扩大,产品也是远销俄罗斯、蒙古等国,在同行中享有极高的声誉。特别是在2018年,永巨茶叶迎来了它的历史性转变,身为聂市人的上海伟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东海,响应“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号召,与永巨茶厂合作,建设临湘生态黑茶田园综合体。
 
       今天的谢董事长又多了一个称呼,那就是伟仁永巨(上海)茶业公司的掌门人,一个称呼,又是一份责任,更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通过这几年的精心打造,永巨茶厂彻底改头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那旧厂房旧车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富有古镇特色的综合楼、车间大楼、仓储中心,一流的管理模式,自动化的生产线,还有那精神焕发的“永巨人”,让这个老字号工艺,新的企业更加璀璨夺目,更加美好辉煌!
 
       新厂区,新气象;新班子,新活力。走进永巨茶叶,令我感慨万千,繁忙的生产线正在披星戴月赶进度,底蕴深厚的茶文化让公司更具特色,“万里茶马古道”又一重要节点在此刻独一无二,在与潘总的交谈中,我感受到了今天的“永巨人”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新的环境,必有新的举措,不仅是要生产茶,而是要生产更好的茶,让聂市永巨这道茶经久不衰,越喝越来劲!
 
       在古镇生活的这些年里,让我值得回味的,还是与“永巨茶业”结缘,从对茶叶一概不知,到能叫出多个品种的茶叶来;从刚刚开始学会饮茶,到今天只要与亲朋好友们坐在一起就会煮茶端杯品茶;这段时间,这个经历,就是一个过程,学会了品茶,就学会了做人,结识了茶叶,就读懂了人生。
 

 
       夜幕降临,立冬后的古镇拉上了帷幕,寒风冷雨中,三三两两的人们急着往回赶,我也情不自禁地打开“永巨茶业”袋,抓了一大把茶叶放在开水杯里,待泡到一定的程度时,我再端起杯,慢慢品尝、细细回味……
 
写于2023年11月11日夜                
 
 
作者单位:湖南省临湘市消防救援大队

欢迎分享转载→ 我眼里心中的永巨茶业

© 2016-2023 - 上海艺术网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