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3-01 17:25:03 来源:东方头条 责任编辑:
2023年3月4日至5日(周六、周日),2022西泠秋拍部分精品上海巡展将在静安昆仑大酒店(上海市静安区华山路250号)举行,精品荟萃,再度相约,诚邀各界藏家莅临展览现场,佳品共赏。巡展现场同步公开征集中国书画、古董珍玩等全门类藏品。
本届春拍共推出27大专场,4500余件(组)拍品,门类齐全、精品荟萃。在延续西泠拍卖传统书画、名人手迹、历代瓷器、名家篆刻、古籍碑帖、文房古玩等传统优势门类的同时,特别推出“江南心境•首届茶花香器专场”、“追随鲁迅和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戎戈一生木刻创作纪实专场”、“秋吟•龚心钊、高振霄、高式熊家藏宫廷蛐蛐罐雅玩专场”、“百年登喜路•首届烟斗艺术专场”等多个创新及特色专场。
2022西泠秋拍将于2023年3月15日至17日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店(浙江省杭州市解放东路2号)举槌拍卖,3月13日至15日同地举行预展。敬请关注西泠拍卖官网了解最新拍卖信息及浏览网上预展。
西泠印社二〇二二年秋季拍卖会
延期至2023年举行
上海巡展
— 时 间 —
3月4日 周六 9:30-20:00
3月5日 周日 9:30-18:00
— 地 点 —
静安昆仑大酒店 二楼宴会厅
(上海市静安区华山路250号)
上海巡展现场“2023西泠春拍征集”同步举行
— 预展 —
3月13日—3月15日
(周一至周三)
— 拍卖—
3月15日—3月17日
(周三至周五)
— 地点—
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店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东路2号)
拍卖详询:0571-87896778 / 87812580
敬请关注官网 www.xlysauc.com 及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的拍卖日程。
长按识别二维码
浏览网上预展
场 次 安 排
原定场次时序不变
拍卖时段整体平移
原12月30日专场 平移至
2023年3月15日(周三)
C厅
09:30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
14:30 中外陈年名酒及滋补佳品专场
16:00 百年登喜路·首届烟斗艺术专场
19:00 中外名人手迹与影像艺术专场
原12月31日专场 平移至
2023年3月16日(周四)
A厅
09:30 中国书画古代作品暨明清信札手迹专场
15:00 中国书画扇画作品专场
19:00 追随鲁迅和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戎戈一生木刻创作纪实专场
19:10 现当代油画专场
20:40 中国名家漫画·插图连环画专场
B厅
09:30 忘忧·文人书斋清玩专场
13:00 华藏宝相·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15:00 中国历代瓷器专场
19:00 江南心境·文房瓷器专场
19:30 江南心境·首届茶花香器专场
20:00 秋吟·龚心钊、高振霄、高式熊家藏宫廷蛐蛐罐雅玩专场
20:30 中国历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专场
C厅
09:30 中国历代钱币专场
14:00 中国古代玉器及当代名家玉雕专场
19:00 文房清玩·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
21:00 文房清玩·历代名砚暨古墨专场
原1月1日专场 平移至
2023年3月17日(周五)
A厅
09:30 中国书画近现代同一上款作品专场
13:00 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
14:00 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
16:00 东方瑞丽·珠宝翡翠专场
B厅
09:30 萃古熙今·文房古玩专场
13:00 文房清玩·古玩杂件专场
16:00 西方古物专场
中国书画
2022西泠秋拍
项圣谟(1597~1658) 夕山秋照图
水墨纸本 镜片
63.5×27cm
说明:秦通理旧藏,吴湖帆鉴藏并题跋。
谈及明清书画史,嘉兴项氏是绕不开的一座丰碑。作为中国书画史上最大的私人鉴藏家和明末嘉兴书画世界的核心人物,项元汴之收藏上承吴门、下开华亭,甚至规范了清代内府《石渠宝笈》对历代名作的收藏品位。
元汴子孙中工书善画者,则以项圣谟为最杰出,其自幼饱览家藏名迹,临写揣摩,浸染日深,遂与宋元血战。其作品兼工带写,画风秀雅而格调高逸,可谓“士气作家俱备”,在明末画坛独树一帜,引领作为吴门余脉的嘉兴画派之发轫。
张庚《国朝画征录》记载项圣谟“善画,初学文衡山,后扩于宋而取韵于元”,细观本幅,画家以清劲细腻的笔法勾画近景的乔木飞鸿,可谓取法宋人的造型准确、用笔周密,而以极富文人趣味的线条和清润笔墨皴写中远景的林亭坡石和溪山云雾,可谓取法元画的文人气息和隐逸趣味。徜徉画中,顿觉一股灵秀之气扑面而来,如临陶渊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清新诗境。
项圣谟深厚的绘画功力和高逸画格得到了同时代及后世的广泛称颂。董其昌在跋项圣谟山水册时,给予这位晚生后学以“天韵自合”、“功力深至”的高度评价。而项氏之后继起的嘉兴籍鉴藏家李日华更将项圣谟推崇为“绘林正脉”,认为其“英思神悟, 超然独得”,在“画道凋落”的明末画坛无疑是“崛起之豪”。
此画传至民国,曾为海上具眼吴湖帆珍藏。作为其隔代知音的吴氏曾收藏多幅项圣谟的绘画精品,在本幅边跋中,他称“(项)易庵家藏本丰,天资更超,工力尤深,三者俱备,故成香光西庐劲敌,非偶然也。”香光居士董其昌是松江画派的创始人物,其“南北宗论”对明清画坛影响甚巨,而西庐老人王时敏则为“四王”之首,开创娄东画派,执清代画坛南宗之牛耳,二者皆为开宗立派的画坛巨擘,融汇自然山水与宋元诸家笔墨而自成面目,而吴湖帆认为项圣谟足与二者相抗衡,可见其绘画造诣之深湛。
2022西泠秋拍
宋旭(1525~1606) 具区林屋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592 年作
270×55cm
出版:即将出版于《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
展览:“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2021年4月至10月。
具区属于太湖,湖州位于太湖南岸,宋旭作为湖州人,一定非常熟悉太湖的景色,而宋旭与王蒙同为湖州人,本作可称是湖州人仿湖州乡贤写太湖山水之作品,别具乡贤意义。
宋旭的这幅与王蒙名作《具区林屋图》(中国台北故宫藏)同题,题款方面宋旭也同样在画作右上角题有“具区林屋”四字,是宋旭山水落款的经典题法,并用宿墨书写。宋旭对王蒙《具区林屋图》的再创造除了山石皴法的再现,在表现太湖方面充满逸趣,在画面构图和意境上作出了新的开拓。
宋旭最初活跃于嘉兴地区,后寓居华亭,与莫是龙、吕炯、陈继儒、孙克弘等交往密切。在吴门画派已经式微,而云间画派还没有完全形成的间隙里,他对院体和吴门画派皆有借鉴,也汲取了李成、关仝、范宽等宋元绘画精神,加上对于真山真水的参悟,作品中没有吴门画派晚期的矫饰和纤弱的颓势,在其一生之中基本保持了自己艺术的独立性,明末赵左、沈士充等皆出其门下,因此被世人称为“苏松派”的开山之祖。16世纪最后的几年,宋旭徜徉于江浙、东南山水,常有纪实性的山水佳作流传下来。如万历十九年(1591)作《湖山春晓图》,同年又作《西湖图》。本件作于1592年的《具区林屋图》是宋旭写实与创作完美融合的代表。
宋旭的艺术贡献之一是对大山堂堂的崇高风格山水的振兴。这得益于他“画山水惟李成、关仝、范宽妙智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前古莫能方驾,近代难继后尘。”(《无声诗史》)宋旭的山水有气势磅礴而深藏不露之感,“运宋之理,行元之格”。他擅长创作巨幅山水皆不是吴门画派和松江画派所长。另外,明代建筑的室内高度的增加也使高轴有了发挥空间,就像王铎的巨幅书法出现一样,宋旭大轴得以有用武之地。
本件《具区林屋图》条幅狭长,太湖占据了画面一半,近景为湖石沙草,中景是林屋洞、寺庙和地势低矮的山峦,远景是高耸入云的缥缈峰,这样的层峦式构图将林屋山描绘得气势磅礴,林屋洞口也显得幽静深邃。画中点景“坐而论道”或“仙人指洞”的点景图式在陆治的《仙山玉洞图》、仇英的《桃源仙境图》、《玉洞仙源图》中均有表现,给画面增添了仙境效果。
宋旭落款“汾源书屋”为好友郭汾源的书房。郭汾源似与屠隆交往密切,屠隆曾有诗赠郭氏,字里行间可知二人绝非泛泛之交。对比宋旭《湖州十八景》册中《道场山》一开的建筑绘法对比,画中建筑确为寺院。画中庙宇当为包山禅寺和水月禅寺(详见黄鑫《明清时期“具区林屋”题材绘画及其文化寓意研究》)。林屋山本是佛道并存的圣地,两寺与林屋洞绘于一图之中,因此本作可为释道思想互相融合的现象增添依据。
宋旭作品的纪实性与高超的处理手法常带给观者新鲜的体会。他不作仕女花鸟、艳绿之山水少,未见替人代笔。张庚(1685~1760)曾说“少时听闻前辈论及宋旭,辄深诋娸之”。在南北宗的观念下,很难对宋旭有公正评价。
2022西泠秋拍
萧一芸[明末清初]绘,尤 侗(1618~1704)、姜宸英(1628~1699)、 李宗孔(1620~1689)等对题 山水题咏册
设色纸本•水墨纸本 册页(共四十页)
画心:24×20cm×37 题跋 :46×27.5cm×3
说明:张茂枝上款。于凤园题签。
萧一芸是萧云从的侄子。萧云从作为明末清初新安画派的重要画手,更是“姑孰画派”的创始人,萧一芸则是该流派唯一传其衣钵的画家。本件与诸家对题的《山水书法册》,不仅是萧一芸存世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姑孰画派两代人从新安走向江南文人圈的重要见证。
萧一芸也是萧云从唯一承认的代笔人。萧一芸的画作因面貌酷肖萧云从,常为牟利者改款,以致其本款作品传世极少。《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收录者仅有七件。本册共绘山水二十开,为其成熟时期的精心之作,不啻为传世作品中体量最大、面貌最丰富的标准件。对于研究其绘画风格本貌,以及萧云从作品中的代笔现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萧一芸同尺寸、同形制、同上款的山水册二十开,是学界公认的范本。本件同为二十开,与故宫本原为上下半本。且本件当为后半部,保留了原册的题跋部分。
上款人张茂枝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至内阁中书,是萧氏叔侄及姑孰画派的推崇者。本册跋者多为其在安徽巢县为官时结识的友人,其中不乏尤侗、姜宸英这样的士人名流。众名士很可能是在题跋这一过程中,熟知了萧一芸,乃至姑孰画派的画风面貌。张茂枝在巢为官时与萧氏叔侄亦颇有深交,才能将这对画林贤阮的浩繁巨制罗致左右。
本套山水合册并无萧一芸款署纪年,题跋中所落年款最早者为顺治丁酉(1657年,故宫本),可知本册当作于1657年以前。萧云从早年擅长细笔的奇趣画风,晚年喜用散锋秃毫,风格更为古淡萧疏。萧一芸则很好得继承了萧云从早年细笔这一路的画风,这种极富装饰感的奇趣画风在其后的作品中运用地更为成熟壮迈。
本册取法诸家山水图式,当为萧一芸早年侍萧云从身侧的心摹手追之作。在继承萧云从清疏苍秀的画风以外,带有更明显的版画创作特质,这也是“姑孰画派”在艺术史中的重要特点。
2022西泠秋拍
文徵明(1470 ~ 1559)八十六岁书《醉翁亭记》
纸本 手卷 1555年作
引首:66×34.5cm 画心:120×29.5cm 题跋:132×34.5cm
出版:1.《文徵明行书名篇》单行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
刊载:2.《收藏家》P28-30,收藏家杂志社,2003年第11期。
说明:启功、梁树年题跋。郑诵先鉴赏并题跋。金禹民鉴赏并题引首。唐怡鉴赏并题签。金煜鉴藏并题跋及题签。
是卷书北宋名贤欧阳修之名篇《醉翁亭记》,作于1555 年,时文徵明八十六岁,去世前三年,寓苏州玉磬山房。
全卷用嘉靖时期典型的白棉纸书写,乌丝界格,取用晚年最拿手的行书字体,严谨法度中又流露自然,为文徵明晚年的精妙之作。卷后有启功先生难得长跋,不仅指出文徵明书欧阳修原文之不同,也表达了对文氏晚年书此墨妙的钦佩之情。
《醉翁亭记》作于1045年,距今已近千年,其内容向来被文士所喜爱,故在历代传抄过程中往往有添漏之处。现已知苏唐卿篆书《滁州琅琊山醉翁亭记》离作者较近,可作为参考标准。
明人尚势,崇尚新奇,往往在书写经典的时候多有改动,从明中期到晚明都是如此。所以许多对古文的抄漏添改,对文献的抄袭现象,在明人眼中却是习以为常的。现存公认的文徵明书迹中,也常有类似现象,譬如《醉翁亭记》,凡书几遍都不相同。
文徵明书写《醉翁亭记》,据年谱记载即有五件,分别作于 1537 年(大字行书,石渠宝笈)、1540年(行书,文嘉跋)、1541年(行书拓本)、1548年(小字行书,书画卷)、1551年(小楷)。其中以 1537年所作大字行书(现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与1551所作小楷(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最为世人熟知。读此二幅作品,其中亦不乏有文字改动之处,且与本拍品三者都不相同。
对于一位八十六岁老人来说,这四处错误不仅无碍于本卷的精妙,反而增加了其书写状态的自然性,也从反面证明一件明代法书的真实性。连启功都自愧,谈及看到了晚年文徵明学而不怠的坚韧性格:“功学问艺能仰视衡翁,固不啻霄壤之判,即以年事言之,视翁书此卷时尚少二十三岁,而精力衰减,涉笔讹舛更有甚者,观此惕然知所自励。”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任太守时所写,描写了琅琊山和醉翁亭周围的优美环境与和乐的社会风气,含蓄地表达了贬官后的心境,言辞清丽,其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道出了其寄情山水、醉意于山水的真意,与文徵明早年入仕不得志,晚年悠然自适、远离世俗的状态不谋而合,故文徵明多次书写此文,以抒心中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2022西泠秋拍
齐白石(1863~1957) 和平永续图
设色纸本 镜片 1954 年作
113×34.5cm
出版:1.《齐白石画集》,文物出版社,1992年。
2.《齐白石全集》第七卷·绘画P235,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
3.《齐白石·禽鸟》P119,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
说明:吴平题签。京剧名家马玉琪旧藏,附马玉琪与本拍品合影照片。
本幅《和平永续》作于 1954 年,参考《齐白石全集》以及辽宁省博物馆所藏两件相近年份的《双鸽图》,此时齐白石画鸽水平已臻化境,信笔而为,妙趣天成。两只和平鸽相望,一黑一灰,一浓一淡,憨态可掬,和蔼可亲,独特生动。
白石老人最初创作和平鸽是 1950 年应《人民画报》社创作“和平鸽”之邀,凭借过去写生印象创作而成。这一时期, 齐白石画中的鸽子没有肉冠,造型也比较简单。在创作几幅之后,因感对鸽子还缺乏仔细观察,此后白石老人亲自 喂养并日夜观察鸽子的轮廓、羽毛、爪子、神态等,直至 1952 年其画鸽技法已日趋成熟。
以本幅《和平永续图》中双鸽为例,双鸽羽毛饱含光泽又富有层次,体态矫健,双目传神,并且在鸽子嘴的上部加了一笔小肉冠,白石老人认为肉冠与鸽子的特征有关,故不能省略。齐白石曾将自己所创作的和平鸽与毕加索所绘和平鸽进行比较,言道 :“他 (毕加索)画鸽子飞时要画出翅膀振动。我画的鸽子翅膀不振动,但要在不振动中看出振动来。”观此幅《和平永续》 中双鸽深有此感。画面上方缀有菊花两簇,自古以来以菊入画即有延年益寿之意,而本幅和平鸽佐以丛菊便有祈愿 世界和平永续、讴歌美好生活之美好寓意。
2022西泠秋拍
傅抱石(1904~1965) 金刚坡时期为李宇超作 深山访友图
设色纸本 立轴132.5×45cm
出版:1.《傅抱石精品画集》图8,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名家翰墨·傅抱石金刚坡山水(二)》P102-103,(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3.《傅抱石全集》第二卷P116-117,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
著录:4.《傅抱石年谱》P160-161,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说明:李宇超上款。罗桂祥旧藏。
此画系为中共中央上海局秘书长李宇超所作,当年为了保护作品免遭破坏,将上款“宇超”的“宇”字添笔改成“宝”字,从而躲过劫难,本幅杰作得以保全至今,并更添历史色彩。
众所周知,金刚破时期傅抱石因创作条件所限,所创作品多为小尺幅作品,而是幅《深山访友图》尺寸竟达五平尺多,此后更陪伴傅抱石十余年之久,由此可见傅抱石对于此件作品也是颇为满意且心爱至极的,不失为为傅抱石重庆金刚坡时期的精品力作。
受蜀中山水气象磅礴的啓发,傅抱石力行艺术变革,以典型的“抱石皴”表现山水结构。画面的整体墨色自下而上,由深至浅,以纵向构图,崇山峻岭充斥全幅,视觉上极具张力与冲击力,通幅笔墨苍茫雄奇,夏季的巴山夜雨烟雾弥漫,不辨东西。左下角以凝练笔墨绘二高士,与浓厚山景形成强烈对比,为画眼所在。傅抱石在本幅作品中展现出收放自如的造境能力,更是艺术家在学识和修养的不断积淀而达到的超脱境界。
文房瓷器
2022西泠秋拍
清乾隆·松石绿釉浮雕夔龙纹花觚
带座高:14.9cm
高:13.2cm
直径:7.9cm
此花觚仿青铜器“觚”之形,广口,长颈,鼓腹,圈足外撇,古雅高远。器身尽施雍正时创制的松石绿釉,釉质明润亮泽,匀净纯美。器身模印蕉叶纹,上下蕉叶挺拔,纹饰清晰,正中束腰处印螭龙纹,皆源自商周青铜器图案,即唐英所谓“制不越尊罍彝鼎”。器物配有精美的硬木托座。
本拍品为乾隆御制的文房珍品,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所藏多件珍贵藏品相似,可作参考。
首届茶花香器专场
2022西泠秋拍
汉•曹秋舫藏大吉壶、陈子清拓片并隶书六言联
大吉壶:高:36.5cm
耳径:29cm
中堂:115×50cm
对联:132.5×32.2cm×2
“器以藏礼”,商周青铜器一般用作祭祀朝聘等礼仪活动。直至宋代新制礼乐,稽古之风盛行,鼎彝盨簠用以焚香、插花。
大吉壶壶内底心铸铭文“大吉”,寓意大吉大利,万事顺畅,逢凶化吉。壶下设圆形器座,上刻“大吉壶,怀米山房记”。怀米山房为曹载奎的斋名,可知此壶曾为清干嘉时期金石收藏大家曹载奎所藏。道光二十年(1840)曹载奎《怀米山房吉金图》内收录四壶,此壶为其一,图中每器均以乾隆时的衡器,度其大小,权其轻重,并附释文,十分严谨。
在吴湖帆与陈子清所作的拓本博古画中,我们得以一睹此壶配上牡丹红梅置于书斋雅室的风采。吴为此壶拓片补绘两朵牡丹,并题字:“潘氏海红华馆藏器,子义拓赠。”介绍此壶为潘子义家藏之物,潘拓此壶全角拓片相赠。潘氏家族是苏州望族,有“贵潘”之称。潘静淑的伯父潘祖荫延续潘家对书画古物的鉴藏雅好,潘尤以金石、古籍收藏名重一时,是当时金石圈的纽带式人物。
潘子义为吴湖帆妻兄,陈子清为吴湖帆表兄,均与吴湖帆交从甚密。陈子清在潘子义家看到此壶并成搨。吴湖帆本人也曾为此大吉壶拓片题字,并绘制两朵牡丹。潘家将此件青铜汉壶用作插花之器,日常搭配花卉观赏,在文人交流活动中,此壶又以拓本博古图形式流传于世。不过,无论是绘牡丹还是作红梅,此件青铜汉壶是博古画中毋庸置疑的主角,加之潘祖荫收藏精慎,所藏此壶定然十分珍贵。
历代瓷器
2022西泠秋拍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蒜头瓶
高:29.2cm
直径:16.5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乾隆一朝崇尚摹古,追求融汇古今之精粹于一体,故其御瓷一项多见古为今用,又不乏创新活力,本品造型取法于秦汉铜器——蒜头瓶,长颈鼓腹,颈饰弦纹,显然是取自内府典藏的古器为范而成,并且是历史上瓷质蒜头瓶当中与原物外型最为相近的,它与万历时期粗拙厚重的风格完全不同,彰显出乾隆时代的摹古考究精神,是为乾隆官窑早期仿永宣中的绝佳上乘之作,乃解读乾隆朝造器精神的佳例。
乾隆帝曾多次责令景德镇御窑厂慕古创新,研习永宣青花烧造技巧。此件梅瓶,以花卉纹为饰,题材与 15 世纪早期流行的海水云龙纹大不相同,其外型忠于原物,追求俊秀古雅之美,于此基础之上则赋予新的装饰风格,更突显此瓶的雅致,既慕古,亦创新,宣示皇家的审美品味,为乾隆官窑早期的仿明代宣德的精品。
2022西泠秋拍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绶带耳抱月瓶
高:16.9cm 直径:13.5cm
款识:乾隆年制
釉里红始元代,兴盛于明清,至康雍干三朝釉里红进一步发展,式样亦随之添增了不少。此瓶形制与式样源自明初永宣时期,器型系受西亚文化启迪而出现,造型乃借鉴永宣官窑青花大扁壶并稍加化裁而成,称为“抱月瓶”或“宝月瓶”。
本品造型优雅隽秀,釉质温润莹白,尺寸硕大,绘饰宏壮,纹饰明显带有古波斯的异域风格,为清朝瓷匠精工巧艺之左证,炫耀盛世辉煌。传世至今,实属珍罕。底部青花书“乾隆年制”两行四字篆书款。
此瓶将乾隆帝的思古之情,华丽雄浑之品味,纳于一身,游龙踏浪,跃然瓷上。龙纹乃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最重要之纹饰,象征帝王及皇权,此瓶钴蓝发色浓艳,所施釉里红一色妍丽,发色于市场流通中为极上品,宛如佳人初醉,与青花明快鲜亮之色,相互辉映,映衬出乾隆时期国力雄厚、万国来朝的盛世风采。
2022西泠秋拍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盉壶
带座高:27cm
高:22.5cm
直径:24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此式盉壶的最初原型来自商周时期青铜酒器“盉”,清宫对其摹制始于乾隆时期,嘉庆、道光二朝沿袭有造,往后未曾经见。此器造型古朴典雅,构图繁密有致,绘画流畅豪放,花纹当中之“点涂法”酣畅淋漓、自然奔放而不失矩度,青花苍雅明快、娇妍欲滴,与莹润似玉的釉质相互映衬,皆见佳瓷丽质。器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结字规整。
道光二十九年,清宫谨遵道光皇帝节俭的治国思想,官窑奉旨停止烧造“不急之务”的16种圆琢瓷器,此器亦在其中。随着乾隆盛世的繁华远去,此式代表摹古情趣的盉壶终于退出御瓷烧造之列,成为帝国昔日光辉的一丝追忆。
古玩杂件
2022西泠秋拍
明·蕉叶式古琴
琴长:120.4cm 额宽:18cm
肩宽:18.7cm 尾宽:13cm
此蕉叶式古琴琴身修长,形似一片芭蕉叶,琴额底面出茎下垂,琴体两侧若叶缘起伏波曲。通体髹黑漆,鹿角灰,面上见流水断。琴面嵌十三个铜鎏金徽,嵌紫檀岳山、冠角、雁足和轸。
蕉叶式琴相传为闽人刘伯温创制,琴身似芭蕉,琴首蕉叶的叶柄向下弯曲,支撑首部,中生一茎,叶边起伏,如立庭院舞风承雨。两侧似蕉叶的叶缘,向下略微翘曲,琴体形态旖旎秀逸,琴底仿若蕉叶之茎。曲折的线条象流动的音韵,优美的身姿既表现了文人浪漫的情趣,又充满了艺术感。音色圆润雅致,观之如飘然而立之仙人,抚之如人间有情之吟唱。
篆刻印砚
2022西泠秋拍
清·黄士陵刻山水薄意田黄石闲章
3.3×1.2×4.8cm
出版:1.《黄牧甫印存十三集》,钤拓本,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2.《黄士陵印谱》上册 P96,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
3.《黄牧甫印影》下集 P312,荣宝斋出版社,1996年。
4.《黄牧甫篆刻作品集》P5,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
5.《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黄牧甫印谱九种》下册 P246,西泠印社出版社,2018年。
6.《黄牧甫自钤初刻印谱三种•牧甫印稿》P336,西泠印社出版社,2020年。
2022西泠秋拍
清·陈鸿寿刻青田石陈振鹭自用闲章
2.5×2.5×5.1cm
出版:1.《种榆仙馆印谱》,郭宗泰辑,清道光间钤拓本(据《陈鸿寿篆刻》)。
2.《陈鸿寿篆刻》P74,孙慰祖编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著录:3.《陈曼生研究》P241,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
2022西泠秋拍
林朗庵旧藏,清·纪晓岚铭御赐钟形洮河绿石砚
16.6×12.5×2cm
出版:1.《古名砚》洮河绿石卷,第91砚,日本二玄社。
2.《乾隆皇帝》图94,杉村勇造,日本二玄社,1961年。
3.《永青文库名品选·文具》P16、17,细川护贞著,日本木耳社,1978年。
著录:1.《纪文达公遗集》卷八,纪昀著,纪树馨编校,清嘉庆十七年刻本。
2.《纪文达公遗集》卷八,纪昀著,纪树馥重刊,广东镕经铸史斋刊行,清道光。
3.《纪晓岚文集》P470,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4.《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纪文达公遗集,第八卷。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2002年。
5.《纪晓岚砚铭详注》P202,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年。
6.《纪昀集》P213,时代文艺出版社。
7.《阅微草堂笔记》P735,线装书局。
8.《纪晓岚全集》第二卷,P63,大象出版社。
9.《三老砚事考》P240,文化艺术出版社。
10.《直隶学研究书系·历代献县诗钞 纪昀诗集》P92、93,河北大学出版社 。
说明:1.纪晓岚旧藏,林朗庵递藏,永青文库递藏。
2.配纪晓岚铭红木砚盒。
嘉庆九年甲子(1804 年),嘉庆帝因高宗纯皇帝旧绪,临幸翰林院,而后赐宴,分韵赋诗,群臣以次赓续。纪昀、朱珪、英和等三十八人与宴,诗成受赏。
本场所呈献之纪晓岚铭御赐钟形洮河砚,即为嘉庆帝临幸翰林院时的赏赐。本研呈钟型,开淌池,砚边饰回纹,钟钮饰双兽面纹,应为龙生九子中的蒲牢。砚岗处浮雕灵鹿衔芝,雕刻温婉堂皇,鹿身结构起伏微妙,是宫廷砚的典型装饰手法,也是造办处砚作的典型雕刻工艺。洮河砚,位列四大名砚之一,宫廷御砚在砚材和装饰上更是法度严格、典雅平和、极致臻品。以钟作砚,更有以笔醒世的寓意。
《纪文达公遗集》诗卷八,录《翰林院侍宴联句赐砚,恭纪二首》。纪晓岚自注 :“时臣方领修会典”一语, “会典”即《大清会典》,其中嘉庆《清会典》于嘉庆六年开馆编修,二十三年成书。嘉庆六年十一月初八,纪晓岚充《大清会典》馆副总裁,“领修会典”所指即此事。“诗成赐砚宜珍袭,六十年才第二回”之说,应就翰林院侍宴联句、诗成赐砚而言,只此二回。而他自己也仅参与一回,唯有这一方赏砚。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
2022西泠秋拍
日本京都仁和寺文库旧藏绍兴重刻《凤墅画帖》本《兰亭流觞图》
明拓本1卷
纸本 33×1157cm
展览:《两宋的金石世界——宋代金石学与印学 :文献、实物、图像特展》,浙江美术馆,2021年10月30日至11月12日。
出版:陈振濂《两宋的金石世界——宋代金石学与印学 :文献、实物、图像特展图录》,西泠印社出版社。
王羲之兰亭修禊,留下千古名篇,茧纸已入昭陵,自唐以来摹搨相尚,传本众多,诸如定武本、唐摹本、唐临本等。论及石刻留存,尤为繁杂。然集文、图、跋之大成者,非《兰亭图卷》莫属。据传有明周定王世子朱有炖《兰亭流觞图》、明益藩朱益鈏《兰亭流觞图》、清《乾隆御题补刻明端石兰亭图》。
本届2022西泠秋拍辑得重刻《凤墅画帖》本《兰亭流觞图》,陈治、沈景修、高振霄等诸家题跋张鸣珂旧藏《东阳本兰亭》,吴云旧藏诸家题跋《宋搨棠梨本定武兰亭》、朱拓本《颍上兰亭》等兰亭诸本,与君从百转千摹中,观兰亭遗迹,寻魏晋风度。日本京都仁和寺文库旧藏绍兴重刻《凤墅画帖》本《兰亭流觞图》可视为早本,一探诸本之源头。
《凤墅画帖》原刻久佚,拓本无传,约在元末明初重刻于绍兴右军祠,此绍兴重刻本亦极为罕见。目前所知仅上海博物馆藏一卷、国家图书馆藏一卷和私人收藏两件。此即为传世四件之一,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件。
宮廷蛐蛐罐雅玩专场
2022西泠秋拍
秋吟·龚心钊、高振霄、高式熊家藏宫廷蛐蛐罐雅玩专场
环视世界各国,似乎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的祖先那样,为蟋蟀花费那么多的心血 ;更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那样,积累起内容丰富的国虫文化。龚心钊即为蟋蟀罐收藏大家。此专场几乎全为龚心钊旧藏,高振霄、高式熊递藏。由高式熊家属友情提供。
首届烟斗艺术专场
2022西泠秋拍
百年登喜路·首届烟斗艺术专场
“一把好烟斗,必须是实用、可靠、美观的,并可长久使用,在同类中出类拔萃的。”这句话,出自烟斗品牌创始人阿尔弗莱德·登喜路,简单明确地表达了这位烟斗界传奇人物对于好烟斗的精辟批注。这句话也体现在他们烟斗制作这一系统工程的全部环节中。登喜路无疑是烟斗届最有代表性的品牌,他们对优质烟斗的认知和制作要求,可以说代表了烟斗制作的追求和规范。
本专场由资深藏家收藏数十年之久,生产年份跨度近百年。且每件精心呵护,几乎所有都是完美品相,且保留原标原盒,是国内市场中最可贵的烟具收藏之一。
历代紫砂
2022西泠秋拍
清道光·唐云旧藏、瞿子冶刻壶公冶父款紫泥石瓢壶
尺寸:高8cm 长16cm
传承:唐云旧藏。
出版:1.《宜陶之旅》P166,李祐任陶艺公司,1987年。
2.《中国陶瓷》P44,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3.《紫砂壶鉴赏》(唐云主编)P58,万里书店,1992年。
4.《上海工艺美术》P6,上海工艺美术编辑部,2009年。
唐云藏壶名于世,然世人对其收藏,多知曼生壶鲜提其他,就如世人对瞿应绍壶上刻绘,多知修竹而少识幽兰。
2022西泠秋拍特别呈献唐云旧藏紫泥子冶石瓢壶,上刻兰花,暗香浮动。今日我们便通过这一件幽兰石瓢,来探寻唐云与瞿子冶的艺术追求与文人紫砂的代际传承。
2022西泠秋拍
清早期·庞元济旧藏陈鸣远制紫泥苍髯腴叟松杯
尺寸:高4.1cm 口径最宽处8.5cm(杯身);
高2.1cm 最宽处9cm(底座)
传承:庞元济旧藏,美国李氏递藏。
出版:1.《虚斋名陶图录》,庞元济自辑,民国。
2.《李氏所藏中国明清宜兴紫砂器》(ZISHA: THE PURPLE SAND OF CHINA•The Lee Collection of Ming Qing Dynasty Yixing Ware)P65,2005年。
3.《诗酒茶情 :清代制壶名家遗珍》P183,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2006年。
油画雕塑
2022西泠秋拍
赵无极(1921-2013)26.1.66
布面 油画
签名:无极 ZAO (背)ZAO WOU-KI 26.1.66
说明:1. 附艺术家亲签作品保证书。2.附伦敦Opera画廊出具之作品保证书。
出版:1.《中国当代艺术展》P44,中国美术馆编,2005年。
2.《赵无极 1935-2008》P170,Kwai Fung出版,香港,2009年。
展览:“中国当代艺术展”,韩国首尔艺术中心,首尔,2005年。
2022西泠秋拍
周春芽(b.1955) 桃树林中的爱
布面 油画 2006年作
320×220cm
签名:2006 周春芽 zhouchunya
出版:1.《艺术跟踪》第10期P192,艺术跟踪杂志社,2006年8月刊。
2.《花间记》图版,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年。
3.《寻脉造山——宝龙美术馆开馆展》P99,宝龙美术馆,2017年。
展览:1.“寻脉造山——宝龙美术馆开馆展”,宝龙美术馆,上海,2017年11月。
2.“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园美术馆,温州,2021年10月。
周春芽作为一名跨越“伤痕”时期、“乡土绘画”、“85新潮”等几个艺术史进程,目前仍活跃且市场表现稳健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实属难得。他的作品,从“石头”到“绿狗”再到“桃花”,一直饱含探索和融合的深情,洒脱、耀眼的作品引人徜徉在极赋思考和生命力的艺术大观中。2022西泠秋拍精彩呈献一件周春芽“桃花”系列早期大尺幅代表作,其中的桃花,看似写实却是在写意,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热情、暴力和欲望。
2022西泠秋拍
张恩利(b.1965) 加热
布面油画 2012年作
180×199.5cm
签名:恩利 2012
展览:“地质学——张恩利个展”,豪瑟沃斯画廊,苏黎世,瑞士,2012年。
戎戈创作纪实
2022西泠秋拍
追随鲁迅和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戎戈一生木刻创作纪实专场
新兴木刻版画是“战时的艺术”“大众的艺术”,在抗战年代应运而生。因其特有的力学美感以及便于制作、便于传播的特性,一度成为宣传抗战的重要武器,是近现代美术史中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篇章。
同时,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由鲁迅倡导,在其栽培下茁壮成长,亦可看作是鲁迅精神的延续。
戎戈是鲁迅后时代兴起的版画艺术家,一生致力版画创作,经历了新兴木刻初生的抗战时期,蓬勃发展的建国后时期以及开辟新道路的八九十年代,是新兴木刻发展历程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
本标的包含戎戈一生创作所积累而成的雕版木刻、自作版画旧藏名家版画、戎戈创作路上收集的木刻藏书、以及相关画稿、文稿、信札一批。
其中有雕版木刻约一百五十种,系所见数量最为庞大,脉络最为完整的木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一幅幅版画的诞生记,也是戎戈一生的创作历程具象表现,更是二十世纪木刻从抗战到新中国发展过程的史料,如此题材丰富,时间跨度长远的作品向我们诠释了木刻艺术如何在战争年代寻求出路,又如何在发展年代被赋予新的意义。
名家漫画
2022西泠秋拍
施大畏(b.1950)《朝阳花》连环画原稿
一百四十七帧(全)纸本
水墨线描 1984年作
2022西泠秋拍 中国名家漫画•插图连环画专场,将呈献施大畏的整套《朝阳花》连环画原稿。这一作品将20万字长征传奇,化作147帧水墨线稿,把我们重新带回火红的年代。
《朝阳花》创作之时,施大畏正处在连环画创作的巅峰期,线描与水墨、写意与写实、特写与全景,浑融于心,运之于手,笔走游龙,游刃有余。相较于之前的作品,这套《朝阳花》更能突显画家即沉稳深厚又挥洒不羁的个性风格。作品《朝阳花》于1984年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并在2004年著录于《连环画家与作品》P301,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历代钱币
2022西泠秋拍
清·唐石父先生藏万寿无疆背大雅宫钱
直径:62.9mm
厚:11.9mm
重量:271.1g
“万寿无疆背大雅”宫钱据考是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官炉特铸之祝寿纪念宫钱,是清代宫钱中唯一确实可考的帝后斋名钱。
“万寿无疆”是祝寿的颂语。背文“大雅”,是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御用画室的斋名——大雅斋。此枚“万寿无疆背大雅”宫钱,系由宫廷监铸,直径62.9毫米,厚达11.9毫米,重达271.1克,文字端庄,字口深峻,大气美观,包浆自然。特别是钱体厚重,制作精整,超过明清时期政府铸造的、用以流通的制钱几十倍有余,形制上开宫钱厚重之先河,极具宫廷堂皇之气,凸显了其作为最高统治者赏玩之物的皇家气派。
“万寿无疆背大雅”宫钱与慈禧皇太后直接关联,存世极少,且具有极强的专属性,颇具皇家大气之风范,故非一般宫钱所比,更非民间所铸各式清钱可比。此钱存世罕见,称得上清代宫钱之最。
玉器玉雕
2022西泠秋拍
杨光(b.1970) 宜子孙 白玉匜
带座高:14.9cm
高:13.2cm
直径:7.9cm
尺寸:158×153×72mm
重量:942.5g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此白玉匜采用优质和田白玉籽料,并施与精湛的雕刻技法来呈现。在传承了古代匜器形的基础上,留其态势,而大变其形,略带有炉瓶之格调,端正英挺,美观大方。
整器内壁厚度均一,弧面圆融,微鼓腹,下承椭圆形圈足,厚重敦实。匜内掏膛干净利落,光素无纹,抛光细腻。流口形如盛开玉兰,下方饰以如意活环,精致绝伦,后有同系如意祥纹制式执鋬而相呼应,曲线柔美。匜身鼓腹部两侧雕对称双龙中间环抱“宜子孙”字样,章法严谨而又舒展,古风盎然。
匜肩颈处雕琢矩形云纹一周,刚中带柔,古雅流韵,工整美观。匜盖为整料一体雕琢而成,可活动打开,以榫卯式原柱承接匜盖的开合,加之盖上的如意纹灵动清透,工艺之精令人叹服。整器造型端庄大气,雕工卓绝,流畅的线条和圆润的表面,最大限度地表现了作品材质的温润,风神绝佳,充满宫廷庄严之气。
造像艺术
2022西泠秋拍
明•铜鎏金男相观音坐像
高:70cm
本尊造像面容宁静安详,既富阳刚特征,却又不失阴柔。造像保存完整,鎏金水亮,台座上刻画细腻花纹、连珠精巧,莲瓣饱满立体、端头尖挺有力、相互堆迭,气势高大华美,是类此造像的精品之作。
须弥台座象征巨大的莲池,圆柱则代表粗硕的莲茎,最上层的仰莲座则为盛开的大莲花,而端坐于上的佛像则是表此心犹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虽身处卷浪翻波的五浊恶世,心能清明作主,不受染着。此种台座十分特别,为明代特有,极有可能是明代中期朝宫廷崇尚的一种官样模式,是为明代鲜明的风格特点。
高达70公分的大体量,除了表现明代铜鎏金工艺细腻精湛外,更展现明代汉地造像独盛一时的大器之风。
翡翠珠宝
2022西泠秋拍
十一颗玻璃种阳绿蛋面裸石
11颗裸石,颜色靓丽,色彩饱和度极高,11颗同一材料出品,极其难得,可设计套件,惊艳,独特,附11本NGTC国家检测中心证书。
陈年名酒
2022西泠秋拍
1957年贵州茅台酒(土陶瓶)
数量:1瓶
规格:540ml
度数:高度
重量:约869克
产地:贵州
上世纪50年代茅台酒产量低,而且受到土陶瓶材质的局限,较容易挥发,因此这个年份的茅台非常珍贵。这个时期的茅台酒封口采用油纸先塞口,再用猪尿泡皮绑扎,最后贴上方形封口纸,该种类型的标贴一直沿用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1958年后,正标上的文字全部改为简体字。此酒保存至今,重量仍然高达860克之上,正标、背标和封口较为完整,如此品相的50年代茅台酒可遇不可求。
欢迎分享转载→ 本周末,2022西泠秋拍部分精品上海巡展,现场同步公开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