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本文内容

运笔挥墨,明德惟馨——访当代军旅书画家王振东

发布时间: 2021-02-20 15:53:17 来源:东方头条 责任编辑:

初见王振东,他面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一双细长的瑞凤眼里流光点点。已入花甲之年的他,褪去了从戎半生的清冷坚毅,周身散发着平易近人的气息。墨韵茶香,洗涤尘心,王振东的书房展现的是骨子里的清雅,一桌、一椅、一盏灯,墨宝堆砌、书画在墙,日中可挥墨,静中可安悟。王振东将人生经历炼化为大半生的书画创作,尝尽种种酸甜苦辣的王振东,如今愈发得通达明澈。

 

 

时代积淀,至純至粹

 

从旧时光里走出来的人,身上往往带着历史的厚重感。经历了时代的迭变,见证了社会的动荡,依旧要坚守最初的本心。不管是从军之路还是书法创作,王振东踏出的每一步都踩在实地上。

60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处于低谷,物质条件极度匮乏。出生在一穷二白的年代,王振东从小就体验过种种辛酸苦楚。王振东出生两个月后,父亲就因为工作调动离开了家,远去北京,后又南下到云贵地区,此去一别,就是六七年光景。王振东父亲离开的那几年,适逢大饥荒爆发,年龄尚小的他,脱离了父亲的庇护,常常忍饥挨饿,以致营养不良。等到上小学后,王振东一家的生活条件才开始有所好转。18岁,高中毕业的王振东进入部队,后又随部队从安徽换防到浙江,部队在台州驻守了20年,王振东也在台州待了20年。这20年里,他凭借自己的踏实和努力,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士兵晋升到了团级干部。1995年,王振东受调至杭州,此后一直留在杭州。

王振东出生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亳州。亳州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王振东的父亲和叔叔都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书法家,受书香之气的熏陶,王振东自幼就喜欢书法。他谨遵父辈“要把字写好”的教导,从小跟在父亲和四叔身后学写字。当时家庭贫寒,写字的纸都是奢侈品。可没有纸,怎么练字?王振东便把学校里考试的试卷拿回家,夜里得了空闲,便点上一盏煤油灯,铺开试卷,孜孜不倦地练习。对王振东来说,写字,是一件绝对纯粹的事。

进入部队后,王振东依然坚持练字。尽管军中日常事务繁杂,但他一有机会就写字,没有机会他也要创造机会来写。慢慢的,他写的字被越来越多人看到,他也脱去胆怯,到越来越多人面前去写字。写字这件事,对他来说,渐渐上了“瘾”。

漫长的军旅岁月为王振东的人生镀上了更多的色彩。一身戎装,终生戎装。王振东把他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国防事业。但凡经历,皆是岁月留下的珍贵财产。漫长的从军经历给王振东的书法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细看王振东的字,刚劲浑厚,线条凌厉,骨力遒劲,洒脱飘逸,富有底蕴。以字窥人,王振东正直磊落的品性可见一斑。

 

 

以古融今,渐成风骨

 

书法的创作离不开临帖。临帖,临的是字,也是规矩。外形、结构、笔画的位置是字的外观,轻重、虚实、浓淡、正欹,是字的细节,而字理,反映的是汉字的规则和法度。王振东说:“学习练字,一定要临帖,要先观察前人走的路,等到了一定程度,再拓展自己的路。切不可照本宣科。”王振东认为书法创作必须谨遵中国汉字的形体美要求。要落成一个字,每一笔、每一画都必须严谨。如果书法超越了文字本身的框架,那就失去了欣赏的意义。

王振东痴迷于柳体,多年来多次临摹公权名碑。柳公权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体风骨,融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王振东深受柳公权影响,其字体既有柳体的爽利挺秀,结构严谨,又多了几分他自己的潇洒浑厚。书法是充满创意和激情的。笔下之墨既可与古人对话,又可以表现时代。王振东在经典传承的同时又对传统进行解读,并最终形成了自己匠心独运的风格表现。创作者的风骨在王振东的字上显现得淋漓尽致。

人们常说“书画同源”。字与画同出于笔,在创作手法上也有着惊人的相似。得益于多年来的书法基础,王振东的山水花鸟画,画地十分有韵味。在台州从军期间,王振东进入专门的书画院校学习了三年绘画,师从画家李力生、潘天寿。对于画画,王振东十分注重线条的走势,“有了线条再晕染水墨,一幅画就八九不离十了”。墨与宣纸结合通过黑白变化,画出的画有笔墨淋漓之美,蕴含着画家的笔墨修养和文化修养,让人觉得赏心悦目、气韵生动。王振东擅长大写意国画,山水是他笔下的常客,浩渺山川,气势磅礴。从军多年来,王振东辗转多地,看过了祖国的山水景色,带着自己对国家和土地的深沉情怀,他把这些东西都融到了自己的画中。他以单纯、洗炼的笔法绘山,绘海,绘竹,绘荷,笔下之物既奔放又浑厚,让观者有豁然开朗之感。

除了书画创作,王振东早年对篆刻也饶有兴趣,他的印章皆是自己亲手刻制。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的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刻出来的东西与纸上写得十分不同。王振东将自己的书法风格与篆刻艺术相融汇,细雕慢琢,潜心刻印,在篆刻上小有所成。王振东说:“不管是画画还是篆刻,都要先把字写好,字是万事之首。”

 

 

厚德载物,雅量容人

 

书法意境产生于文字线条墨象的无穷变化之中,产生于走笔运墨所诞生的笔意情性之中。书画之道亦是做人之道,王振东自幼学习书法,青年时期开始接触绘画,中国传统水墨让他沉静善思。书法的境界与人生的境界融会贯通,既使人心灵净化,又使人心灵深化。凡笔下之物,皆有品格。在王振东看来,人最重要的品格就是“德”,“做事要先做人,做人就要有德”。这些年来,他写得最多的就是“厚德载物”“积善成德”。

古言曰:“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当下很多书画家,常常自视甚高,同道之间,互不相让。王振东说:“对于这样的人,不管他的书画作品如何被市场认可,我总要在他身上打一个问号。”对于那些浮名俗利,他不甚在意,作品对他来说,是和大众相连的,高高在上、俯视民众的作品终究只是虚幻的泡沫。王振东的书画作品受到了圈内众多名家的认可,常有人慕名而来,向他求一幅字画。对于这样的请求,王振东从不推脱。“只要有纸,我就可以写。”写字画画对于他来说,是日常生活,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字画去影响别人,让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一点感悟,那就够了”。他从来没想过要通过自己写的字、绘的画获得名和利。在建国70周年的书画比赛上,王振东获得了特等奖,说起来,他也只是淡淡地笑一笑。2021年,建党100周年,有公益组织委托王振东写一幅字,他欣然答应。

退休后的王振东,把半生从戎的刚硬沉到了骨血里,现在的他,温和朴实,坚韧有力。脱去了琐碎的事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写一写字,作一作画,再约上三五好友钓一钓鱼。钓鱼,现在成了王振东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是钓鱼,又不是钓鱼。听水,看山,融钓于景,回归自然。“静夜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钓鱼,又是一门大智慧。(都市传媒记者 黄婷)

欢迎分享转载→ 运笔挥墨,明德惟馨——访当代军旅书画家王振东

© 2016-2021 - 上海艺术网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