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0-11-24 12:16:16 来源:东方头条 责任编辑:
万壑奇峰
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研习书画者经常秉行的理论命题,蒋勋曾经对此话解释说“中国山水画当然不只是一种外师造化的客观,还有中得心源的主观性在内”,我的老师大愚对此也有着相似的看法,他认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实是三种结合,一是客观存在和主观理解的结合;二是景物与心境的结合,三是佛和道这两种滋养传统书画的主要哲学思想的结合”。
万壑奇峰
传统书画中一直便有重神似而轻形似的审美观点,也就是文人士大夫重意轻象的偏好,至唐代,此种艺术审美观点开始真正形成理论探讨,例如盛唐时期的王昌龄就曾言“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思若不来,即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然后以境照之,思则便来,诗情缘境发,法性寄荃空”。这背后对于“空境”的向往,其实就是受到家本土道家与佛家禅宗的双重影响所形成的美学观点。
创世之柱
“心源”二字本就是一个佛学用语,大量的出现在佛学典籍之中,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我王心镜净,洞见于心源”;“涤除妄垢显心源,故我归依无等者”等等,但是佛学在华夏的发展,向来与道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二者在相当多的层面有着十分紧密的融合,同样,大愚对此的观点是“艺术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心象,寻找心源的过程,物象的背后有真象,真象的背后还有心象,心象具有最为深沉的内在,最为生动的性真”,所以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每一个想要在书画艺术中得到“心源”的研习者必须培养的能力,这是一种领悟,一种天赋,也是一种修为,外师造化不过是一个过程,一个引发中得心源的量变过程。
万壑奇峰
在大愚看来,无论是佛学的“空”,还是道学的“自然”,都可以用一个“静”字来体会,从物象凝练至心象,需要顿悟,而顿悟则是通过内心宁静的修炼除去虑妄与杂念,达到万象俱寂的境界,所以大愚的书画中见不到刻意经营的机巧,甚至于难以见到位置的布置,全凭笔墨线条来记录自己的想象与气息状态,似乎形似已经是大愚把观众吸引到门口的“引子”,而他真正想表达的,是在门后那自在通达的心境。
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画出《溪山行旅图》的北宋画家范宽一生只留下了一句论画之语,他说“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可以看的出,范宽此言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论点殊途同归。
禅
我个人认为,但凡是称得上书画大家之流,一定是进过那扇“门”并且停留过一段时间,但是此种“妙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妙悟”本就是一个佛教词汇,没有任何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准确的描绘出彼时之心境,而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尽量缩小那个在“门外溜达观望”的过程而已。
大愚,号虚空,书画学者,其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
欢迎分享转载→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大愚书画中的佛道之辩
上一篇:金丝路空中艺术馆举办“丝路传承·青花山水”黄俊杰原创艺术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