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本文内容

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

发布时间: 2019-12-17 14:15:15 来源:东方头条 责任编辑:

原标题:跨越千年,见证中日文化交流

“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昨天在上海博物馆开幕,首次向中国观众展示唐招提寺珍藏的5组与鉴真生平活动有关的文物,以及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为寺中供奉“鉴真和尚像”的御影堂绘制的68面隔扇画。展品的年代从八世纪到二十世纪,横跨1200年的历程,见证了中日文化交流悠长的历史。

鉴真带去的舍利首回故乡

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由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兴建,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本寺院。这座具有中国盛唐风格的建筑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次展览的举办正值唐招提寺全面修整之际,该寺特将珍藏的5组11件珍贵文物和极少与公众见面的68面隔扇画一同展出。

展览遴选的与鉴真相关的文物,包括日本孝谦天皇仿王羲之笔意所题的“唐招提寺”敕额,为供奉鉴真东渡带去的舍利的“金龟舍利塔”,描绘鉴真弘扬佛法、壮烈人生的《东征传绘卷》,宋刻本与和刻本的佛教典籍《一切经》,日本室町时代(十五世纪)的设色画轴“鉴真和尚画像”。其中,舍利塔为铜铸鎏金,塔顶屋檐等各部分均按照宝塔的建筑结构制造,塔身采用透雕工艺刻画了藤蔓花纹,透过花纹可看到存放舍利的唐代琉璃瓶(展览所示琉璃瓶为复制品),瓶中存放着鉴真带去日本的舍利,此番是首度回到故乡展出。

奈良博物馆馆长松本伸之说,日本对“重要文化财”有严格的展出规定,通常纸质文物比较脆弱,不太可能去海外展陈,但就在这两年,由日本国家出资对《东征传绘卷》进行了修复,因为修复后状态较好,才得以来上博亮相。

醍醐寺艺术珍宝展的续篇

隔扇画是日本室内隔断空间的拉门或墙壁,通常以绘画为题材,是日本传统的室内建筑美术作品。东山魁夷的这些隔扇画从构思到完成历时十年之久。此次展览以御影堂建筑为本体,按照原来的格局设计展厅,基本复原隔扇画的室内场景。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唐招提寺的东山魁夷隔扇画只在每年6月的5、6、7日三天对外开放。

律宗管长、总本山唐招提寺第八十八世长老西山明彦介绍:“在东山魁夷作画时,我还是20岁的小伙子,他曾说这些拉门在使用时如果发现问题,他会再来修复。可惜他已经去世了,再也没有办法过来修。我们今天要好好保存这些隔扇画。”

上海博物馆和奈良国立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是姊妹馆,交流频繁。“当听到唐招提寺和日本经济新闻社想把这些文物拿到中国来展出时,我想除了上博没有更好的选择,所以应长老邀请写信给上博,希望上博能打造一个独特的展览,今天终于实现了。”松本伸之说。

2016年,上海博物馆举办过“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艺术珍宝展”,杨志刚认为,此次唐招提寺展览是醍醐寺展览的续篇。“这些年,中日双方都强调文化交流,特别注重民心相通。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缔结40周年,上博将以此次展览献给古往今来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先贤先学,续写中日两国友好篇章。”

本次展览展至2020年2月16日结束。

欢迎分享转载→ 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

© 2016-2019 - 上海艺术网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