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本文内容

规模宏大壮观,其雕刻绘画和建筑设计独具一格,福建尤溪郑氏大厝

发布时间: 2019-12-17 14:06:48 来源:东方头条 责任编辑:

郑氏大厝,即玉井坊,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西滨镇厚丰村,系清乾隆贡生郑孔时所建,所以,又俗称孔时公大厝。历时十余年竣工。2012年12月20日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入选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村中的玉井坊,2001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国发〔2013〕13号)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井坊为歇山顶石木结构,坐北朝南。主体建筑由正厝、横厝和左右壁舍所组成。正厝高12.4米,三层,均用硕大口径杉木柱子构建。平面由一横厝、二壁舍、二厢房、三厅堂及九个过水亭连接,构成一个建筑整体。立面2个后堂,4个书斋、4个钱库、4个粮仓、18个厅(其中有2个为演武厅)、108个房间,还有数个工具房、地契库、卫生间等。活动场所文武分开、男女分开、主客分开、食住分开。外墙土石结构,长260米,高4米,厚约0.6米。出口只有一个大门和3个小门。整个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为尤溪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典型民居。

正厝高大雄伟,三层结构,梁柱巨大,在福建省古民居中极为少见。正堂面阔五间,进深六柱。五级台阶,设垂带、象眼。檐顶为弓形轩,出斗拱承托檩子与屋架。一层明间为议事大厅,穿斗结构,前部设隔架。后部的太师壁设庄严的神龛,神龛上的梨木窗镂刻博物等纹饰,里面祭祀郑氏祖宗神位。底下横摆一张黑色条案,供奉祭器、祭品。条案前是一张金丝楠木八仙桌。当年,在厅头两旁各站立一只比肩大花瓶,大厅两边各排列五把金丝楠木太师椅和四张茶几。正堂里高悬三方匾额,"贻谋燕翼"是在玉井坊落成时,郑孔时为其父所立;另两块分别是咸丰五年(1855)和道光十二年(1832)御赐,内容为"五代同堂"和"操冷冰霜"。可惜这些匾额在"文革"时期被毁,现在所见均为仿制品。

二进走廊由通长二十多米的整条石板嵌边,二堂立面的墙裙部分用石板条砌筑,上部安装着四组共36根竹节状条石构成的栅栏式通透窗,"竹节"上的纹饰、图案精雕细刻,生动活泼,极具自然雅趣。二堂面阔五间,进深六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明间当中立四根显赫的金柱,正后部设太师壁,壁两侧开门,供日常出入。一层的大小厅堂和走廊则由三合土夯铺,土丹施色,至今依然红亮油润,光可鉴人。墙壁以石灰粉刷,抹灰面薄如纸张,坚固异常,甚至连棱角还保持完整,如同新工。正厅和二厅左右两侧的梁架上分别雕刻古龙、蝙蝠、丹凤、花卉等图案。二进内厅和边厢走廊的窗花内容异常丰富,有文书印信、令箭铠甲、狮子戏球、八仙献寿、麒麟送子、文官武将、仕女稚童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正堂前檐轩顶木雕和扶厝一、二层大厅山墙和梁架雕花,采用了工艺复杂的镂空雕手法,线条流畅,技法娴熟,堪称一绝。玉井坊屋脊鸱吻凌空,在天幕下傲视两百多来的风云变幻。门厅前空坪一对近十米高的崭新石旗杆矗立在大门两侧,用今人的思维记叙老祖宗的荣耀,诠释古人的价值和审美走向。

欢迎分享转载→ 规模宏大壮观,其雕刻绘画和建筑设计独具一格,福建尤溪郑氏大厝

© 2016-2019 - 上海艺术网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