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9-12-17 10:43:48 来源:东方头条 责任编辑:
曾国藩
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官宦之家,再怎么兴旺都过不了三代,而曾国藩家却代代出英才。不仅曾国藩自己的儿子个个成才,曾家的孙辈中还出了曾广钧这样才华横溢的诗人,曾昭抡这样世界著名的化学家,曾孙辈中又出了曾宝荪、曾约农这样有影响的教育家和学者。
曾国藩从小寒窗数十年,备受艰辛,深知名誉、地位、家业来之不易。于是他教育子弟首先就从做人开始。
曾国藩在清末官场中是属数一数二的风云人物,但他却从不以势压人,更不许子弟作威作福,当败家的纨绔子弟。他知道高官子弟最易骄奢淫佚,而骄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是万恶之源”,“由骄而奢而淫而佚,以至于无恶不作”。因此,他时时告诫子侄要戒骄戒佚。
家里男的出门须走路,不许雇工坐轿或骑马。而家里的妯娌、女儿、媳妇,老老小小皆纺纱织布,养鱼养猪。即使他的夫人也得参加劳动,为全家作出表率。
曾国藩时时告诫儿子不可假父之名而行事,要洁身自好。同治二年(1863年),曾纪泽与家人乘船去金陵省父,曾国藩写信给纪泽,告诫他一路上不挂大帅旗,不惊动地方长官,“烦人应酬”。
曾国藩反对买田、置屋、积钱留给子孙,他认为“做官发财可耻”,把做官得来的金银留给子孙更是“可羞可恨”!子孙若是贤才,不用靠父辈遗产也能自立。如是不肖子孙,那给他留多一分钱,他就会多造一孽。因此,曾国藩发誓“绝不留银钱与后人”。
自小在农村长大的曾国藩视“勤”是人生第一要义。他在北京任官时,多次购买北方大白菜、茄子种子寄回,告诉家人的栽培技术。为了不让子侄们有纨绔子弟的大少爷作风,他多次在家书中要其子侄们半耕半读,连拾柴收粪这些事也“须一一为之”。
曾国藩曾说:“吾不愿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他所追求的“秀才”,不是传统读书做官的仕人,而是明白事理、才德双修的君子。
正是在这种家教原则和方法的引导下,曾国藩的家庭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曾氏家族出了大批的人才。同时,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不断地被人们所推崇和借鉴。
欢迎分享转载→ 解密曾国藩教子之道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