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本文内容

令人甘为门下走狗,早生三百年为其磨墨,徐渭究竟是何奇人?

发布时间: 2019-12-09 15:40:02 来源:东方头条 责任编辑:

原标题:令人甘为门下走狗,早生三百年为其磨墨,徐渭究竟是何奇人?

令郑板桥自称是“门下走狗”,齐白石称“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被如此多名家赞誉,徐渭究竟是何奇人?

时间回到1593年,荒草凄凉。山阴一破旧茅草屋内,一年迈的老翁躺在干草上猝然长逝,此时他的身边唯有一条狗陪伴,屋里甚至于连一张草席都没有。这个老翁就这样静悄悄地离去了人世,尽管在他死时无人知晓,但他的大名却传遍了身后的四百年。他就是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中国“泼墨画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始祖。

▲明 徐渭 《水墨牡丹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徐渭是个当之无愧的全才,散文书法字画都堪称一绝,自小就以聪明过人闻名乡间。据记述,徐渭六岁念书,九岁便能作文,十几岁时可仿扬雄的《解嘲》作《释毁》,震惊了全城人民。当地的居民都称他为神童,比之为刘晏、杨修。二十多岁时,徐渭与越中名士陈海樵、沈炼等名士相交,为“越中十子”之一。沈炼曾经夸赞他说:“关上城门,唯有这一个。”据传在一次酒席上,主人故意刁难徐渭,指向席上一件小玩意请他来作赋,暗地里却命童子捧上丈余长的纸卷。徐渭立身扶笔,一口气书写完毕,震惊了满场的人。

关于徐渭聪颖过人的有趣小故事颇多,毫无例外地佐证了他超级天才的头衔来的当之无愧。可是,虽说徐渭天资过人,可是人生坎坷,而他多舛的运势从他一出生就已注定:徐渭虽说出生官僚家庭,但父亲早亡,加之因为是庶出,上有两个比他大十几岁二十岁的嫡生长兄,为此徐渭在家中压根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谈。在徐渭十岁时,嫡母苗氏将其亲生母亲赶出家门,一直到徐渭二十九岁才能将亲生母亲接回家里。童年时期夺母,让徐渭大受刺激打击,直到迟暮老矣都无法释怀。而苗氏逝世后,徐渭跟从长兄居住,却多次科考不中,让徐渭的境地更加是雪上加霜。早期徐渭在给监督学习的官员请求复试的上书中是这样谈道:“学无效验,遂不信于父兄。而况骨肉煎逼,箕豆相燃,日夜旋顾,惟身与影!”听上去很悲凉愤恨。二十一岁时,徐渭入赘到了潘家,处境显然并不那样轻松自在。一个机警才思敏捷的人,却在这般多舛的境况中长大,自然的很容易形成固执和偏激的性子。

▲明 徐渭 《黄甲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徐渭尽管在科考中多次挫败终身未考中,但却不影响到他的才名闻讯神州。徐渭的文章、诗词、书法、国画皆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自认为“书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显然,后代认可他的画贡献最高。

徐渭不仅仅在诗、文、书、画、曲艺层面样样精通,并且极具军事才能。徐渭在重臣胡宗宪帐下做智囊时曾出奇计大破徐海等倭寇。但是好景不长,1564年胡宗宪被抓,在牢中自尽。丧失了伯乐的徐渭曾一度为此发疯,作《自为墓志铭》,以至于三次自尽,“引巨锥刺耳,深数寸;精神状态近乎疯狂。

从此之后,徐渭又开始了他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的生活,及至晚年尤为困难窘迫,常“忍饥月下独徘徊”,书画交易已是了他首要的经济源头。值得一提的是,徐渭只在经济窘迫时才卖画为生,手头上稍一充裕便不会再为之。

▲明 徐渭 《墨葡萄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纵观徐渭的美术作品,会发觉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是《墨葡萄》,并且在这一些葡萄画中,一首古诗反复地出现多次: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出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在诗中,徐渭将葡萄比作成“明珠”,无处出售只有扔抛在野藤里,从而借喻自身郁郁不得志,大半生穷困潦倒落魄已是老者。

▲明 徐渭 《石榴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像这种表达出自身怀才不遇的美术作品不单单表现在墨葡萄上,在石榴图上也可窥见一瞥。

在这幅石榴图中,徐渭在画的边上题了这种的一首古诗:

山深熟石榴,

向日笑口开。

深山少人收,

颗颗明珠走。

通过这首古诗,大家可以看出依旧是徐渭在借物咏志,表达出自身郁郁不得志的烦闷之情。而这种石榴图的诗徐渭作了很多首。也正是这种的艰辛困苦落魄的生活,促使徐渭将自身的悲切愤慨和郁郁不得志之感融注于毫端,造就了无数幅惊为天人的水墨经典名画。

欢迎分享转载→ 令人甘为门下走狗,早生三百年为其磨墨,徐渭究竟是何奇人?

© 2016-2019 - 上海艺术网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首页